专家论坛

  •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中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

    庹国柱;

    自2007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选择和实行“公私合作”制度模式(也称“政府市场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实践中,时常产生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公”和“私”即政府和市场的利益冲突,影响了“公私合作”制度下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归纳了几种主要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生这种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公”“私”利益冲突的路径,以便通过制度完善逐步解决以上利益冲突,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产生最大的政策效益,同时保证参与经营的保险机构获得合理利润,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39;No.220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热点聚焦

  • 延迟退休政策对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影响——基于交叉替代率的分析

    吴洪;陶依佳;

    本文采用养老金替代率分析延迟退休政策对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影响。以2025—2050年作为预测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企业退休职工按参保及退休时间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分别建立与退休年龄关联的测算模型并设置各参数取值,预测和比较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前后的企业职工养老金交叉替代率水平。基于合理假设以及模型构建,替代率测算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政策能够提升广东省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且提升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同时,该政策还能加快待遇水平的提升速度,有效改善广东省当前基础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研究结果还显示,基础养老金总体待遇水平仍然不高,未来养老必须更多依赖第三支柱;替代率受记账利率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政策调整的相关建议。

    2025年03期 v.39;No.220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银发经济视角下保险特色养老金融发展路径探析

    单雪飞;陆征;

    近年来,保险业深度参与养老金融、银发产业发展,在养老筹资、风险保障、医疗健康、老龄服务等关键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保险机构可着眼于四个方面发挥作用: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做好“助力筹资”的养老金融;健全老年人风险保障体系,做足“关注保障”的养老金融;促进金融与产业高效互动,做深“长期主义”的养老金融;强化高品质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做优“服务导向”的养老金融,推动“养老金融—银发产业”良性循环,助力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39;No.220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理论研究

  • RCEP全面实施背景下中国——东盟保险合作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胡芳;肖昌胜;王磊鑫;

    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保险业通过为经贸合作提供风险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我国与东盟的保险合作更加灵活、便利,合作框架更加规范,保险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但是,目前仍存在保险数据面临安全风险、保险监管规则协同制定困难、高质量保险合作人才供给不足,以及治理鸿沟与隐性壁垒阻碍保险合作等问题。基于此,我国与东盟应尽快建设区域性质的保险数据中心,逐步形成区域性保险监管规则,建立“培养+吸引”的保险人才供给机制,实施差异化合作与破除隐性壁垒,以便推动保险合作向纵深发展。

    2025年03期 v.39;No.220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 互联网使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基于CGSS2021的经验证据

    杨荣俊;陈显友;

    在数字化与老龄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基线数据,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多种分析方法,选择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作为自变量,考察其对老年人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是否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其政治活动参与、社交活动参与和学习活动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其经济活动参与并无显著影响。该结论通过一系列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性别、不同城乡背景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鼓励老年人积极学习并正确、适度地使用互联网,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覆盖率,进而推动城乡数字发展一体化,构建“数字包容”的老龄社会,促进老年人积极、广泛地进行社会参与。

    2025年03期 v.39;No.220 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 重庆商业保险参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云峰;王兰;冉晓刚;

    当前,重庆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存在着法规不完善,政府对商业保险参与城市治理重视不够,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力度较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保险数据在城市治理中运用不多等问题。为此,提出开展地方立法,将涉及公共安全、环境治理、民生服务等城市治理的关键险种纳入地方法定保险范畴,充分发挥保险在城市治理中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治理功能;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的引领作用,助力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工作,进入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城市治理委员会等建议。

    2025年03期 v.39;No.220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农业保险

  • 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保防减救赔”中的应用

    刘勇;

    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作用重大。但传统保险模式受人力匮乏制约,投保理赔精准度低,亟需创新措施,提升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水稻种植完全成本保险为例,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保防减救赔”精准服务中的实践应用,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水稻种植面积的精准识别、长势动态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研究发现,遥感技术在提高保险业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社会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推进数据共享、建立遥感常态化监测机制、将财政补贴与遥感精度提升挂钩等展望,以期为农业保险精准服务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2025年03期 v.39;No.220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社会保障

  •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机制突出问题探析——以河南省为例

    朱海涛;赵东芳;

    省级统筹下,河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运行机制整体顺畅,实施成效显著。但运行机制仍存在以下问题:承办商保公司的核心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筹资渠道单一,制约大病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作;在补偿对象、补偿范围和最高支付限额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全方位监督评价机制缺失;等等。建议探索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通过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功能和定位的独立,破解当下困境。

    2025年03期 v.39;No.220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广西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雪婷;

    广西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大,呈现出空巢化、高龄化的特点,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广西个人养老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广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存在宣传力度不足,居民可支配收入低,税收优惠力度不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不全面等问题。结合目前广西的经济发展情况,本文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提高居民金融素养;发挥区位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精准扩面,创新服务,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等对策,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广西的推广。

    2025年03期 v.39;No.220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教育教学

  • 数智化转型下会计专业职业教育跨学科发展的模型重构研究

    曾宪江;

    在数智化时代,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教育供给侧仍处于从手工账务处理向智能平台转型的阶段,产业需求侧则要求会计人才从核算型会计向业财融合型转变,供需矛盾突出。会计职业教育面临四大困境:核心技能与数智工具融合不足;财经法规与职业伦理教育适应性差;跨学科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产教融合表层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改革路径:一是重构师资赋能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与跨学科师资技术能力;二是重构课程生态,涵盖法规伦理的基础层、数智转型的数智层、深化应用的拓展层以及复合体系的跨学科层;三是重构产教融合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治理机制,深化场景化实践项目。

    2025年03期 v.39;No.220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数字化技术下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机遇和挑战

    凌祺芳;赵本纲;

    数字化技术能增强教学互动性、丰富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为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其应用过程中也面临技术依赖、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等挑战。为此,笔者结合高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支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数字资源建设等多维度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2025年03期 v.39;No.22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正>《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1992年即被列为金融保险类核心期刊,一直是我国保险学界业界探讨学术、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本刊以“服务中国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为己任,常设“热点聚焦”“理论研究”“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社会保障”“保险与法”等栏目,重点研究保险行业的前沿理论,以及保险实务中痛点热点问题,在保险行业和保险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影响力指数(CI值)不断攀升。

    2025年03期 v.39;No.2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 下载本期数据